当前位置:首页 > 城市商情 >

“天府十大文化地标”颁奖典礼在南充举行

2018-09-01 10:08:50   来源:四川新闻网南充频道综合    阅读:
 
  8月31日上午,由封面新闻、华西都市报主办,南充市人民政府协办的“天府十大文化地标”颁奖典礼在南充举行,“天府十大文化地标”、“四川十大历史文化地标”、“四川十大红色文化地标”、“四川十大产业文化地标”、“四川十大孝廉文化地标”榜单现场揭晓。凭借强大的文化基因,阆中古城及“春节源”纪念地、仪陇朱德故居、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分别获得“天府十大文化地标”、“四川十大红色文化地标”、“四川十大产业文化地标”荣誉称号。

  阆中古城及“春节源”纪念地、仪陇朱德故居、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,分别获得“天府十大文化地标”、“四川十大红色文化地标”、“四川十大产业文化地标”荣誉称号
 
  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,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,成都市文联主席梁平,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祝勇,南充市委常委、市委宣传部部长何迎晓,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、华西都市报社社长、封面传媒董事长兼CEO李鹏出席颁奖典礼并发表主题演讲或致辞。
 
  南充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,嘉陵江中游,是巴文化和蜀文化的重要交汇地,历史悠久、文化厚重、人杰地灵。在南充历史上,数千年的栽桑养蚕史,使得南充蚕桑丝绸业声名远播,至今仍是闻名遐迩的“中国绸都”;杜甫在阆中留下了“阆州城南天下稀”的美妙诗篇,今天的阆中古城早已是闻名中外的旅游目的地;南充仪陇,是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的家乡,朱德在家乡度过了青少年时期。
 
  正是因为一个个独具魅力的文化标识,在此次颁奖典礼上,南充获得丰收:阆中古城及“春节源”纪念地,获得“天府十大文化地标”荣誉称号;仪陇朱德故居,获得“四川十大红色文化地标”荣誉称号;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,获得“四川十大产业文化地标”荣誉称号。
 
  颁奖典礼现场,郑晓幸、阿来、祝勇围绕评选文化地标的目的、意义,如何充分发挥文化地标影响力、吸引力、传播力,如何礼敬巴蜀文化、礼敬文化地标等进行了主题演讲。
 
  “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,文化地标是城市灵魂的可视符号,也是一个城市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。”郑晓幸建议,要充分发挥文化地标影响力、吸引力、传播力,礼敬巴蜀文化、礼敬文化地标;要着力创新性转化、创造性发展,将文化地标蕴含的特殊精神文化气质传承下去;要利用文化地标提升城市文化的颜值,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。
 
  “文化需要正面、深入地挖掘、理解。”阿来认为,文化在社会中发挥作用,是实实在在的,是影响深远的。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内涵,像峨眉山和青城山这些名山的魅力,就难以想象了。因此,文化需要正面、深入地去挖掘、理解。文化地标,虽然一直都在那里,但是发起“寻找文化地标”活动,则是对文化地标内涵的一种强调。
 
  何迎晓在致辞中说,正是因为一个个独具魅力的文化标识,南充才更具知名度和美誉度。文化地标的评选有助于激活古老的文化印记,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。南充将充分发挥文化对于加快建设“成渝第二城”、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独特作用,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优秀地域特色文化,不断提升南充在四川文化发展大格局中的地位,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南充力量。
 
  颁奖典礼现场,还举行了以“文化地标让城市更美好”论坛。来自成都市、都江堰市、资阳乐至县、自贡自流井区,以及南充阆中市、仪陇县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发言。阆中市委宣传部一名负责人表示,将利用阆中古城及“春节源”纪念地获得“天府十大文化地标”的契机,加大投入和宣传力度,进一步加快文旅结合、融合发展,对阆中古城及“春节源”纪念地等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推广,打造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。
 
  仪陇县委宣传部一名负责人表示,将继续在红色文化挖掘、研究、保护和传承发展上下功夫,不断提升仪陇文化软实力,打造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,打造老区振兴、红色旅游、美丽乡村示范县。
 
  中国绸都丝绸博物馆负责人表示,一方面将加大硬件建设力度,一方面将在目前主推成渝旅游市场的同时,加大对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杭州等一线城市宣传推广力度,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,感受南充浓浓的丝绸文化。
 
  颁奖典礼现场还进行了文化展演,有着南充“四朵金花”美誉的南充歌舞剧院、四川省(南充)大木偶剧院、南充市杂技团、南充市川剧团文艺工作者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,进一步加深了各方嘉宾对南充厚重文化的认识与了解。(南充日报记者李奎实习生刘玲菁)

【责任编辑:nsw】
  • 分享到: